
「元認知治療」/ Metacognitive Therapy (MCT)理論指出,所有具有心理障礙疾病或情緒病的人,患者都會採取一個普遍的病態思維模式 – 「認知注意綜合症狀」/ Cognitive Attentional Syndrome (CAS),它是一種對自我切身相關主題所持有的獨特思維模式、具有重覆和沉思的性質,並且難以控制,行為上亦包括一系列弄巧成拙的方式。CAS有三個主要組成部分:
甲、過度深長的擴展思維 (Extended Thinking)
乙、「威脅監察」 (Threat Monitoring)
丙、非功能性的應對行為 (Unhelpful Coping Behaviors)
CAS最終導致困擾的負面情緒深化及延長,自我危機感覺亦會增強,最終患者對自己及外間所持的負面信念亦會變得更堅定。這個頑固的模式令到患者精神情況一直惡化下去。「認知注意綜合症狀」就像是情緒病的「毒瘤」,它導致一般人的自我情緒調節機制被干擾,專注力資源的運用被牢牢地鎖在這個病態思維風格中,因此我們難以調節一些負面的個人核心信念和假設。
什麼是驅使患者在啟用CAS模式? 那是元認知信念 (Metacognitive Belief),元認知信念有別於我們日常理解的一般信念 (Ordinary Belief)。元認知信念是關於對思考過程及認知功能所持有的信念和運作程式,負責引導及控制認知活動的方式,包括以下:控制專注力資源的分配、記憶搜索及提取,它引導我們對外在的事件構成判斷,對本能世界來的刺激訊號,採取不同形式的思想處理策略及行為反應。這些關於「思維」的程式與計劃,其實代表著每個人的思維技巧,但是它們不能夠直接透過言語表達而被了解,很多時候要透過專業人士的評估才能發掘出它的內容及風格。這些信念主要分成兩類:一類是「正極元認知信念」,另一類是「負極元認知信念」。
正極元認知信念 (Positive Metacognitive Belief)
是指對思想控制、投入擔憂、思索、威脅監控及其他類似的思考策略等持著重要、有效及積極性的信念,因此我們會有使用以上思考策略的原動力及傾向。
一些典型的正極元認知信念:
- 思索可以幫助我尋求答案
- 思索可以幫助將來避免類似問題發生
- 我會對自己的想法思考很多
- 擔憂可以幫助我避免未來可能出現的問题
- 擔憂幫助我處理事情
- 關注潛在威脅能令我保持安全
- 分析個人問題將有助我尋找答案
- 如果我分析為什麼有這種感覺,我會找到答案。
負極元認知信念 (Negative Metacognitive Belief)
是針對想法及情緒的負面影響力,持有過度的個人意義、重要性及危險性,亦對各種思考策略持有失控的感覺和信念。
典型的負極元認知信念:
- 我一旦開始擔憂就無法停止
- 過度擔憂可能對我有害
- 強烈情緒有所危險
- 我不能控制自己的想法
- 某些想法可能會令我失去理智
- 去想某些想法是不好的
元認知治療(MCT)是治療情緒病的第三波心理治療,亦是唯一針對CAS模式的治療;在MCT中,元認知治療師不需要針對自我和世界的消極思想和一般負面想法的內容;相反,元認知治療師專注於個人對這些負面想法、信念和情緒的反應方式。治療主要是旨在消除 CAS 並調節背後的元認知信念,以便患者能夠加強對消極思維負面內在事件的反應方式,並加強相關的元認知控制,隨後,患者持續的負面情緒將得到消退。
小美是一位20歲年輕人,中學畢業後便投身社會工作,做過數份工作,但都沒有一份做長過一半年,漸漸父母有一些微言,說:「為何你不好好向家姐學習,她專注一份工作,20多歲現在已經是保險公司的管理層了,你還要何時才能夠有穩定工作?」小美每次被父母訓話後,都有一些負面想法出現在腦海:「你們都是偏愛家姐,我做什麼你們都不喜歡的。」,這些想法每次出現,小美都感到難受,然而,她會投放大量時間去想:「點解父母要這樣對我? 雖然我工作不穩定,但事實是工作不適合我,我想尋求突破而已,點解你們要拿家姐和我比較呢?」小美每次思索完之後,都感到好鬱悶,有時要找朋友長時間傾訴,或者外出飲酒。朋友都叫她不用想那麼多,父母不明白也很難一時間改變,但小美不能不想這樣多;相反,她不停地去尋求因由,有時候還會覺得是否自己從前沒有好好討好父母而引致呢?對小美來說,她的觸動神經想法是:「你們都是偏愛家姐……」,正極元信念 – 「思索可以幫助我尋求答案」和「思索可以幫助將來避免類似問題發生」影響著小美繼續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