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篇:情緒病先兆 – 14個綜合特徵

我們日常生活中,有什麼是「可留意」的表現跡象,看看自己有沒有患上情緒病的先兆? 我們可以參考以下的情緒病先兆的14個綜合特徵。

  1. 每件事總是想到負面的過程及結果,容易產生抑鬱及焦慮的想法,越想就便越多相關的想法出現,不能自拔;正面的可能性反而變成「轉瞬即逝」的經驗。
  2. 時常投放精神及時間去思索或擔憂,卻不見得有建設性的結論或行為方法去解決困難。
  3. 總是覺得很難作出決定,做了決定後又會覺得那些不是好的,時常產生後悔的感覺。
  4. 過於「小心眼」,注意力被分配在發掘日常生活中,在不同事情及與人相處的細節上,不斷發現「不順眼」的東西,沒完沒了,以致不滿的情緒蓋過正面的想法及情緒。
  5. 強迫的思想在湧現,不斷重複一些困苦的想法,例如檢查事物、洗手或跟著一些特別的內心指令去行動等。
  6. 過度的自我反思:每一個決定及回憶也作出深入的研究,重複地反問自己問題,對自己思考過程的功能性失去信心。
  7. 注意不到自己的精神情況在惡化,睡眠時間減少,而且質素越來越差,身旁的人漸漸也提出一些關心:「這陣子您樣子好像十分疲困。」
  8. 控制情緒的感覺漸漸失去,常常被某種情緒「籠罩」,例如憤怒和悲哀的情緒長期持續著,就像很難達到「退潮」,不能釋懷。
  9. 負面的情緒如憂鬱、憤怒、怨恨、不滿、恐懼、憂愁、焦慮、羞恥及內疚感等,出現的比例明顯比正面的情緒為多,好像情緒生產工廠只會生產負面的產品般。
  10. 感覺情緒過份平伏,欠缺一般的喜怒哀樂,對身邊的事物總是提不起興趣及幹勁。
  11. 即使參與及投入以往能夠引起開心情緒的餘閑活動,也沒有正面的情緒產生;反而,發現自己變得有過多的「憂愁善感」。
  12. 對外間事物的刺激反應十分快速及強烈,例如在充滿人群的車廂內,稍被人碰撞一下便大發脾氣;又或者不能接受過於嘈雜的環境刺激,心情容易變得「炆躁」。
  13. 覺得對生活沒有操控感覺,感到時常有焦慮及危機感。
  14. 夜間上床睡眠,腦海好像不懂得自我關掉總掣,所謂「思緒不寧」。

有沒有發覺自己總會中了以上所描述的情況呢?可能是一樣或多於一樣,亦可能是在不同時期出現不同的組合,究竟什麼情況會構成「問題」而需要處理呢?以下3點值得注意:

  1. 持續性及深度若問題持續一段時間,揮之不去,造成明顯及持續的情緒困擾;而且在內容的探討上,看似沒完沒了,過度深入而變成「為思考而思考」,卻得不到行為處理的方向或心理困擾的舒緩等。

  2. 影響正常的生活功能例如在處理工作事務、人際關係、家居管理及自我調息方面有困難、減少產生開心經驗的活動投入、引致情緒病爆發,或引致更多的心理社交上壓力等。

  3. 非功能性的應對行為不能想出及運用有效的解決方法去應付生活壓力;或運用其他不可取的行為,例如抑壓或逃避思想、透過物質濫用(毒品、安眠藥及酒精等)、傷害自己或他人的行為等。